新聞

第14窟與15窟位於雲岡石窟西部最高的位置,東鄰雲岡石窟二期窟的中部石窟群,西毗一期窟的曇曜五窟。雲岡中部石窟群,從第5窟往西,5、6、7、8、9、10等等諸窟,東西相鄰,兩兩形成三組雙窟,前外壁都採雙塔一碑的形制,說明了他們的時間相近。學者以為,這六窟都是孝文帝遷洛之前所規劃營造,屬於雲岡石窟二期窟,大約鑿建營造於北魏孝文帝遷洛到正光年間(465-494)的這段時間。除此之外,還有第11、12.、13這一組窟,也是屬於雲岡石窟二期窟;研究指出,就窟制與風格而言,可以推論這一組窟的營造年代,大約接近第9、10窟。緊鄰第14窟的第15窟,據研究指出,雖然開鑿於二期窟晚期窟之際,在孝文帝遷洛時期並未完工,而是完工於孝文帝遷洛之後,至遲應該不過正光年間(520-525),如金人曹衍〈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雲岡石窟的工程「終於正光」,屬於雲岡石窟三期窟(494-525)。

第16-20窟是雲岡石窟西部石窟群的大型石窟,從第20窟往西的西部石窟,大都是第三期的小型龕窟。這五窟為雲岡石窟鑿建的開端,與文成帝復佛連串活動相關,當時主其事者為沙門統曇曜,又稱為「曇曜五窟」,屬於雲岡石窟一期窟。據《魏書》記載,學者以為,曇曜五窟的開窟時間有二說,一說為北魏文成帝興安初年(454~),另一說為和平初年(460~);至於營造下限年代,咸認為文成帝死亡之際(465年)。此外,由於當時魏都五級大寺造五像與帝室有關,學者大多認為,曇曜五窟與太祖以下的五帝相互對應,只是彼此對應關係,尚未有定論。 16窟為橢圓形平面、穹隆頂,擬似草廬形式的窟形,南壁開明窗與拱門,北壁鑿雕一身立佛大像,四周壁面的上層雕滿千佛龕,下層則有大小佛龕。立佛螺髮,面容條長,著褒衣博帶式袈裟,階梯狀衣褶起伏平緩,露足立於雙瓣覆蓮臺座。

第16-20窟是雲岡石窟西部石窟群的大型石窟,從第20窟往西的西部石窟,大都是第三期的小型龕窟。這五窟為雲岡石窟鑿建的開端,與文成帝復佛連串活動相關,當時主其事者為沙門統曇曜,又稱為「曇曜五窟」,屬於雲岡石窟一期窟。據《魏書》記載,學者以為,曇曜五窟的開窟時間有二說,一說為北魏文成帝興安初年(454~),另一說為和平初年(460~);至於營造下限年代,咸認為文成帝死亡之際(465年)。此外,由於當時魏都五級大寺造五像與帝室有關,學者大多認為,曇曜五窟與太祖以下的五帝相互對應,只是彼此對應關係,尚未有定論。

第16-20窟是雲岡石窟西部石窟群的大型石窟,從第20窟往西的西部石窟,大都是第三期的小型龕窟。這五窟為雲岡石窟鑿建的開端,與文成帝復佛連串活動相關,當時主其事者為沙門統曇曜,又稱為「曇曜五窟」,屬於雲岡石窟一期窟。據《魏書》記載,學者以為,曇曜五窟的開窟時間有二說,一說為北魏文成帝興安初年(454~),另一說為和平初年(460~);至於營造下限年代,咸認為文成帝死亡之際(465年)。此外,由於當時魏都五級大寺造五像與帝室有關,學者大多認為,曇曜五窟與太祖以下的五帝相互對應,只是彼此對應關係,尚未有定論。 第18窟為橢圓形平面、穹隆頂,擬似草廬形式的窟形,南壁開明窗與拱門,北壁鑿雕一身立佛大像,從外壁的明窗和拱門可以清楚看見立佛像。北壁大像的左右雕有菩薩像一身,東西兩壁還有立佛脇侍;在本尊和脇侍立佛還有菩薩的上方,各有五軀全身或半身的弟子像,弟子像上方還有比丘像。

第16-20窟是雲岡石窟西部石窟群的大型石窟,從第20窟往西的西部石窟,大都是第三期的小型龕窟。這五窟為雲岡石窟鑿建的開端,與文成帝復佛連串活動相關,當時主其事者為沙門統曇曜,又稱為「曇曜五窟」,屬於雲岡石窟一期窟。據《魏書》記載,學者以為,曇曜五窟的開窟時間有二說,一說為北魏文成帝興安初年(454~),另一說為和平初年(460~);至於營造下限年代,咸認為文成帝死亡之際(465年)。此外,由於當時魏都五級大寺造五像與帝室有關,學者大多認為,曇曜五窟與太祖以下的五帝相互對應,只是彼此對應關係,尚未有定論。 第19窟為橢圓形平面、穹隆頂,擬似草廬形式的窟形,南壁開明窗與拱門,明窗與拱門的東西兩壁鑿滿千佛龕與造像龕。從外壁的明窗和拱門,可以清楚看見窟內北壁鑿雕一身坐佛大像,大像的四周壁面,雕有千佛龕和二佛小龕。窟室兩側還有耳室,東側的外壁有開二窗,西側的外壁已經坍崩,室內有坐佛一身。

第16-20窟是雲岡石窟西部石窟群的大型石窟,從第20窟往西的西部石窟,大都是第三期的小型龕窟。這五窟為雲岡石窟鑿建的 開端,與文成帝復佛連串活動相關,當時主其事者為沙門統曇曜,又稱為「曇曜五窟」,屬於雲岡石窟一期窟。據《魏書》記載,學者以為,曇曜五窟的開窟時間有二說,一說為北魏文成帝興安初年(454~),另一說為和平初年(460~);至於營造下限年代,咸認為文成帝死亡之際(465年)。此外,由於當時魏都五級大寺造五像與帝室有關,學者大多認為,曇曜五窟與太祖以下的五帝相互對應,只是彼此對應關係,尚未有定論。 第20窟的外壁坍崩,只見主要造像與禮佛台;北壁造像為坐佛三尊像,兩旁脇侍菩薩只有局部遺跡,東西兩側有立佛,東側立佛保存良好,西側的風化殘泐。

從曇曜五窟第20窟以西的崖面,一直延續到雲岡以西30里以外的焦山南坡,儘管大型窟室減少了,卻遍佈著中小型窟龕,這些石窟不再成組,都是以單龕的形式出現;窟制日益方整,主要形制有塔形窟、三壁三龕和四壁重龕等設計;造像日益消瘦拉長,身軀扁平,是典型的「秀骨清像」造像。這批石窟龕群,鑿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494),供養人多為平城地區的中下階層官員與僧尼百姓,反映了遷都之後的平城地區,佛教更為普遍化的現象,也顯示了造像更進一步世俗化;此外,雲岡石窟現存紀年最晚的龕像為正光五年(525),與《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也相符,因此,雲岡石窟三期窟的建造年代,應該是北魏孝文帝遷洛之後到正光年間(494-525)。

從曇曜五窟第20窟以西的崖面,一直延續到雲岡以西30里以外的焦山南坡,儘管大型窟室減少了,卻遍佈著中小型窟龕,這些石窟不再成組,都是以單龕的形式出現;窟制日益方整,主要形制有塔形窟、三壁三龕和四壁重龕等設計;造像日益消瘦拉長,身軀扁平,是典型的「秀骨清像」造像。這批石窟龕群,鑿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494),供養人多為平城地區的中下階層官員與僧尼百姓,反映了遷都之後的平城地區,佛教更為普遍化的現象,也顯示了造像更進一步世俗化;此外,雲岡石窟現存紀年最晚的龕像為正光五年(525),與《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也相符,因此,雲岡石窟三期窟的建造年代,應該是北魏孝文帝遷洛之後到正光年間(494-525)。 第35窟(本窟編號根據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與日人長廣敏雄與水野清一)的外觀開明窗與拱門,拱門兩側有力士。

從曇曜五窟第20窟以西的崖面,一直延續到雲岡以西30里以外的焦山南坡,儘管大型窟室減少了,卻遍佈著中小型窟龕,這些石窟不再成組,都是以單龕的形式出現;窟制日益方整,主要形制有塔形窟、三壁三龕和四壁重龕等設計;造像日益消瘦拉長,身軀扁平,是典型的「秀骨清像」造像。這批石窟龕群,鑿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494),供養人多為平城地區的中下階層官員與僧尼百姓,反映了遷都之後的平城地區,佛教更為普遍化的現象,也顯示了造像更進一步世俗化;此外,雲岡石窟現存紀年最晚的龕像為正光五年(525),與《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也相符,因此,雲岡石窟三期窟的建造年代,應該是北魏孝文帝遷洛之後到正光年間(494-525)。 第38窟(本窟編號根據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與日人長廣敏雄與水野清一)的窟門外西側存有力士一身,窟門上側刊刻吳天恩造像記,字跡風化殘泐難辨。

從曇曜五窟第20窟以西的崖面,一直延續到雲岡以西30里以外的焦山南坡,儘管大型窟室減少了,卻遍佈著中小型窟龕,這些石窟不再成組,都是以單龕的形式出現;窟制日益方整,主要形制有塔形窟、三壁三龕和四壁重龕等設計;造像日益消瘦拉長,身軀扁平,是典型的「秀骨清像」造像。這批石窟龕群,鑿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494),供養人多為平城地區的中下階層官員與僧尼百姓,反映了遷都之後的平城地區,佛教更為普遍化的現象,也顯示了造像更進一步世俗化;此外,雲岡石窟現存紀年最晚的龕像為正光五年(525),與《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也相符,因此,雲岡石窟三期窟的建造年代,應該是北魏孝文帝遷洛之後到正光年間(494-525)。 第39窟(本窟編號根據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與日人長廣敏雄與水野清一)的外壁有明窗與拱門,尖拱窟門外東側尚存有力士一身,造像風化殘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