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皇甫公窟,又名石窟寺,完工於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是一座雕刻相當精美的北魏中型洞窟,其中以獨特的洞口雕飾及保存較為完整的禮佛圖最為稱著。此窟內平面呈正方形,平頂,高4.5、寬7.25、深6.3公尺。正(西)壁設佛壇,壇上雕造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及二思惟菩薩。南北壁上各開一大龕,北壁為釋迦、多寶佛造像一鋪六尊,南壁為彌勒造像一鋪五尊,南北龕基各有浮雕禮佛圖一幅。窟門高2.54、寬1.97、厚0.8公尺。門額作屋形,正中起脊,兩端鴟尾翹起,中間一金翅鳥。檐下尖拱火燄紋,上刻七佛,兩側各一伎樂天。拱梁龍形,梁端飾反顧龍頭。窟口兩側各刻一蓮柱,左右各雕一力士像。窟外南側摩崖造碑,為北魏孝昌三年九月十九日太尉公皇甫公石窟碑記。窟頂刻蓮花,周圍繞以飛天八身。方形窟底四邊飾重瓣蓮瓣,中央為參道。參道兩側刻蓮瓣,次外各雕三朵大蓮花。在題材內容及布局可謂嚴整。

八作司洞開鑿於唐則天后光宅元年至龍景四年(684-710),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高4.42、寬4.62、深4.5公尺。窟頂風化脫落,僅存蓮房。前室方形,平頂,窟門呈圓拱狀,高3.19、寬2.24公尺,窟檐部份脫落,窟門北側崩塌。門兩側各造一力士。後室環北、西、南三壁下部,鑿一倒凹字形基壇,高0.72公尺,壇正面壺門中均刻樂舞伎。正壁基壇上有造像一鋪三尊,主尊坐佛兩側為二弟子,南北壁基壇上各有菩薩、天王及護法獅各一尊。

地花洞為一北魏孝明帝時期(516-528)開鑿的洞窟,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前部殘。高1.54、寬1.55、深1.37公尺。龕門殘,厚10公分。三壁設壇,高35公分,西壁深18公分,側壁身14公分。三部各有造像一鋪,正壁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壇前香爐兩側各一獅,南北壁則為一佛二菩薩一比丘。

千手千眼觀音窟位於萬佛溝北崖,為一方形龕,高2.14、寬1.75、深0.44公尺,龕內造立一身密宗造像千手千眼觀音,全身剝蝕不清,臺座亦殘失。全身四周刻滿千手,大部份已模糊不清。

大萬伍佛洞位於東山萬佛溝南側的擂鼓台上,與並列的南、北二洞,被稱為擂鼓台三洞,故此洞尚有擂鼓台中洞之稱。此窟建造於唐武周時期(690-704),平面呈馬蹄形,中部設壇址,後部倚岩鑿一月形佛壇,其上摩崖造像一鋪,四壁直立,穹窿形頂。高5.78、寬6.3、深7.7公尺。前室短淺,門額刊刻有兩豎行楷體「大萬伍千佛像龕」六字。窟門鑿作豎長方形,上部呈拱券形,門高4.1、寬2.45、厚0.85公尺,門外左右各刻一力士。窟頂有蓮花藻井,環繞以坐佛、伎樂天、金翅鳥及各種樂器等圖像的飾帶。正壁壇上主尊彌勒坐像,左右有脅侍菩薩各一。洞內四壁中部至藻井密刻蓮花小坐佛,因刊刻有「南方壹切諸佛」、「北方壹切諸佛」、「東北方壹切諸佛」、「東南方壹切諸佛」、「西南方壹切諸佛」、「西北方壹切諸佛」等字樣,故知為四方諸佛。此洞南、東、北三壁壁基上,依照《付法藏因緣傳》,浮雕羅漢群像共二十五尊。

擂鼓台北洞位於中洞北側,開鑿於唐高宗末至武周時期(680-704),窟內平面呈五邊形。北、東、南三壁下方鑿有倒凹字形基壇,三壁壇上各雕出一身結跏趺坐佛,特別是正(東)壁的主尊佛為密教的大日如來。大像之間的壁面上雕有仰蓮座菩薩坐像。此窟窟頂近於平面,中央雕一大蓮花,蓮花四角各雕一飛天。窟門內西壁兩側各鑿一長尖拱形龕,南龕雕一身八臂觀音,北龕雕一身四臂觀音。窟門外兩側各有一尊弟子像,南側者已殘佚。龕眉雕一尖拱火燄紋。

高平郡王洞是萬佛溝中規模最大的一所洞窟,位於溝中部靠上的山崖之上。建造於唐天授元年至神龍元年(690-705)。其平面呈長方形,三壁設低壇,頂呈橫券狀,高6、寬9.96、深7.6公尺。前室方形,平頂,東部窟檐已崩坍。窟門高4.31、寬3.08、厚0.88公尺,門兩側各刻力士一身。窟頂無雕飾。正壁設佛壇,壇上造像十身,均結跏趺坐於蓮座上。中上部造像一鋪五尊,主尊阿彌陀居中,左右各為二弟子、二菩薩。東壁未完工,無雕飾,西壁設佛壇,高0.56公尺,壇上造像一鋪七尊,現失一身。壁面中部佛像一排九身,上部佛像一排八身,均未竣工。窟內底部鑿有圓孔,並殘存一些造像及十二蓮座。

看經寺位於萬佛溝北側,建造於唐武周(690-704)時期,是東山規模最大的洞窟。平面方形,四壁直立,窟頂方形,中部呈球面凹狀,高8.25、寬11.16、深11.7公尺。前室方形,平頂。龕楣漫漶,相對刻二身飛天,僅存部份飄帶,窟門高大寬敞,高6.4、寬5.22、厚0.8公尺,門兩側各刻一力士像。窟頂中央刻蓮花藻井及飛天,窟底無雕飾。此窟大部份壁面素淨無飾,除了少部份的小龕與小坐佛外,最突出的是東、南、北三壁下部浮雕羅漢二十九身,此系西土二十九祖的形象。據《歷代寶法記》,西土二十九祖傳法譜系,即摩訶迦葉至菩提達摩二十九人。這組造像,神情各異,寫實生動,為唐代人物雕刻之精品。

救苦觀世音像龕位於龍門石窟萬佛溝北崖,建造於唐貞元七年(791),面朝南。龕門呈圓拱形,高2.30、寬1.23、深1.10公尺,龕內僅刻救苦觀音像一軀,身高2公尺。龕內北壁刻一方題記,文字保存完好,共二十行,行最多者為二十九字。碑文起頭曰:「救苦觀世音石像並序,戶部侍郎盧徵撰」,文末「元貞七年歲次辛未二月八日」的紀年,為我們了解唐玄宗以後的造像特徵,提供了可貴的年代標尺。

此窟是一個唐代開鑿的方形龕,位於萬佛溝北崖救苦觀世音像龕右側,面朝南,高1.17、寬0.76、深0.38公尺,龕內造菩薩像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