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蓮花洞位於老龍洞南側,是龍門北魏時期的大型洞窟之一,規模僅次於古陽洞、賓陽中洞和火燒洞,因其窟頂雕刻一朵大蓮花而得名。孝明帝正光二年(521)前開窟,並營造正壁造像。此洞是由天然溶洞擴鑿而成,高5.9、寬6.22、深9.78公尺。洞窟平面縱長,略呈馬蹄形。窟頂略呈橢圓形,介乎穹窿頂與券頂之間。外壁窟口門楣為淺雕火燄紋尖拱形,中央刻一舖首,拱梁刻一龍,拱端刻龍頭。門高4.6、寬4.65、厚0.8公尺。窟門外南側雕一力士。北側因岩石多溶洞未雕刻。窟頂蓮花四周環繞供養天六身。窟內正(西)壁造像一舖三尊,主尊釋迦牟尼佛居中,左右為二弟子迦葉及阿難。南北壁內側各雕脅侍菩薩一身,其餘壁面小龕造像密佈,特別是南壁小龕均為北魏後期代表性的龕制及造像,與古陽洞一樣,其龕楣及龕額構圖嚴整,飾紋華美,雕工精湛,且多數小龕左右上角刻有維摩、文殊說法故事畫像。

彌勒洞北一洞,位在龍門石窟牛石溪北,建造於北魏孝明帝時期(516-528),窟底中部前呈長方形,正壁設佛壇,窟頂微曲。高1.55、寬1.43、深1.48公尺。外壁窟楣為尖拱形,浮雕波狀單葉忍冬紋。拱梁刻龍,拱端龍頭反顧,門左右兩側各一方框,內設一力士像。門高1.2、寬1.43、深0.22公尺。窟頂浮雕一蓮花,四周環繞供養天人四身。正(西)壁壇上造像一鋪五尊,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菩薩被盜。正壁上方雕維摩詰經變故事。南北壁造像一鋪三尊,一佛二菩薩。

彌勒龕位於龍門石窟破窑與魏字洞之間,是一摩崖淺龕,雕造於北魏孝文帝太和末期(493-499)。龕高2.7、寬1.65、殘深0.5公尺,龕楣雕飾童子牽華繩,龕內造像一鋪三尊,主尊交腳彌勒菩薩坐於獅子座上,左右各一尊菩薩。主尊頭光、背光有雕刻精美的葡萄忍冬紋及火燄紋,背光外的伎樂天與古陽洞慧成龕中的飛天相似,是龍門早期的飛天形象。

唐字洞位於龍門石窟魏字洞之南,北魏末期開窟,並造前部窟檐,後遭廢棄,主像完工於唐貞觀十年(636)前後。窟平面呈長方形,窟頂微曲。高3.85、寬4.22、深3.18公尺。窟口外壁窟額鑿作屋檐形,正脊兩端鴟尾上翹,中央刻一展翅欲飛的金翅鳥,前坡下鑿出瓦壟,屋檐前伸,下鑿出椽。門高2.25、寬1.45、深0.85公尺。周圍散刻若干小龕,多為魏龕。窟門北側有一螭首碑,即該窟之營造碑,今存文字為唐人所刊,已漫漶。窟內正(西)壁造像一鋪三尊,主尊坐佛結跏趺坐於方形高台上,左右有菩薩各一身。北壁壁面遍刻造像龕,南壁壁面除內側雕一立佛外,餘壁上亦雕造數個造像龕。東壁門的南北側各鑿一盝頂帳型龕,南側者有西魏大統七年(541)沙門法 造像龕,其餘為初唐造像龕。此窟前有圓形柱洞多處,屋形窟檐上亦存枋眼,推測是唐代造過的前檐殿堂之遺跡。

奉先寺露天摩崖造像龕,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氣勢最雄偉、雕刻最精美的唐代石窟,也是全中國唯一劈開山崖建造,沿崖造像的一座大型石窟。為武則天馭制後宮期間與唐高宗共同發起的政教功德事業,並由著名的西京實際寺善導禪師及司農寺卿韋機等檢校主持,完工於唐上元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西元676年1月20日)。此窟平面呈ㄇ字形,南北寬30-33、東西長38-40、高22公尺,三壁設壇,高58、正壁深456、側壁深157公分,正(西)壁主尊為高17.14公尺的盧舍那佛,兩側分別雕造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二供養侍女,形制上採用開敞式結構的布局,以展示這體積龐大的造像群。正壁主尊盧舍那佛左右分別為弟子迦葉、阿難,再外為文殊、普賢菩薩。左(北)壁為毗沙門天王及金剛力士,右(南)壁為增長天王和金剛力士,天王與菩薩之間各有供養侍女一尊,造像之間的壁面雕鑿有造形風格相同的等身立佛龕。

奉南洞位於奉先寺院區南側,是一座形制呈前庭後室、方位面北的唐代中小型洞窟。前庭平面呈方形,平頂,東側大部分殘,高4.2、寬4.7、深1公尺。窟門呈圓拱形,高3.16、寬2.05、厚0.34公尺。門外左右兩側各存一身力士像。後室平面呈馬蹄型,高4.1、寬3.71、深3.33公尺,穹窿形頂,中心為重瓣蓮花藻井,周圍環繞四身飛天與飛雁。三壁設壇,高0.52、正壁深1.09公尺,側壁深0.41公尺,壇上現存伎樂天十身。後室南、東、西三壁壇上設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二護法獅,西壁獅子僅存殘跡。

古陽洞,原名石窟寺,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的一個洞窟,其建造於北魏孝文帝至孝明帝時期(493-528),是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北魏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洞內四壁及窟頂雕滿大小佛龕,且大部份題刻有造像記,是龍門保存最多造像記的洞窟。著名的龍門二十品,其中十九品均在此窟內。此窟平面呈長方形,窟頂為橢圓形穹窿頂,其上遍刻小龕及千佛,藻井無裝飾。洞窟高深,高11.1、最寬處6.9、深13.55公尺。正(西)壁造像一鋪,主尊釋迦牟尼,左右脅侍菩薩各一身。佛壇前左下方刻一獅。南北兩壁刻著三列佛龕,開鑿年代早晚不一,形制有尖拱龕、尖拱盝形龕、尖拱帷幕龕、盝形惟帷幕龕、屋形龕,加上龕頂小龕密佈,龕數多達六百于龕。龕內主尊有結跏趺坐的釋迦,有交腳的彌勒像,也有著褒衣博帶的釋迦與多寶二佛並作,造形清癯秀美,衣擺褶紋規則稠密,均為北魏後期流行削瘦型造像。

此窟為一唐代開鑿的洞窟。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高2.8、寬2.79、深2.66公尺。窟門呈圓拱形,甬道殘,高2.2、寬1.3、厚0.34公尺。三壁設壇,高0.39、正壁深0.63、側壁深0.41公尺。三壁各造一佛二菩薩。窟門外兩側各刻一力士,北側殘失,南側僅存殘迹。北側壁存一殘獅,南側壁的獅子僅存殘迹。

藥方洞是一處北魏孝莊帝永安三年(530)以前開鑿,但未完成正壁大像即被廢棄的洞窟。洞內現存正壁造像一鋪五尊、二獅子、窟門及券面等雕刻可能是隋至唐初所補刻。此窟平面呈方形,窟頂微曲。高4、寬3.68、深4.4公尺。窟門高2.6、寬1.77、深0.75公尺,兩側各雕一八角束腰蓮柱,其外側各雕一力士像。尖拱形窟楣上雕一覆蓮寶珠。拱尖兩側各一侏儒,共抬一方唐永隆二年(681)刊刻之「究竟莊嚴安樂淨土成佛銘記」碑,碑側各一飛天。除圓拱小龕外,窟門通道左右拱壁上皆刻藥方。窟內正(西)壁造像一鋪五尊,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主尊座前兩端各施一獅。正壁五尊像的造型及服飾已非北魏樣式,而與響堂山石窟的北齊造像基本相似,因此可能為北齊雕造。近年來也有人認為是隋至初唐期間之作。窟內北壁中央一尖拱帷幕大龕,內正壁作佛壇,造釋迦、多寶二佛。兩側各一弟子一菩薩。壇基正面一香爐二獅。此龕弟子、菩薩像可能為齊、隋間之作。

火燒洞是古陽洞南部規模最大的一所洞窟,也是龍門石窟中破壞最嚴重的一窟。此窟開鑿於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以前,並雕造正壁大像。平面呈馬蹄形,頂為穹窿形,窟高10、寬9.5、深12公尺,窟頂及壁面龕像大部份因岩石剝落或為雷火所擊而崩塌,但窟門表面及其左右,保存有精美的尖拱火燄狀窟楣與兩身騎龍天人相對飛舞的浮雕畫面。窟門呈方形,高4.5、寬4.45、深0.6公尺,門眉下垂帷幕。門左右各雕一屋脊形淺龕,內造力士像一尊。窟內正(西)壁造像一鋪五尊,包括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但多已殘損,原形制已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