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王元軌洞,為一唐代洞窟,平面呈馬蹄形,橫券窟頂。高3.45、寬3.2、深2.8公尺。三壁設壇,高0.3公尺,正壁深1.1、側壁深0.32公尺。窟內正(西)壁造像一佛二弟子,南北兩壁各有菩薩、左舒坐像一身。南壁上一圓拱龕上有王元軌妻劉氏為崔夫人造阿彌陀像及王元軌為亡妻劉氏阿彌陀像兩則造像記,故此龕以王元軌名之。

袁弘勣洞,為一唐代洞窟,位於敬善寺北側。此窟平面呈馬蹄形,平頂。高1.88、寬2.56、深2.15公尺。西壁設壇,高0.05、深0.58公尺。窟門呈圓拱形,高1.4、寬1.08、厚0.28公尺。門檻高0.15公尺。窟門外左右各雕力士一尊。窟內正壁壇上造像一佛二菩薩,南北壁雕天王像各一身,滿壁刻有蓮莖供養菩薩像二十五身。窟頂刻四重瓣蓮花藻井。

唐高宗永徽至調露年間,在龍門石窟敬善寺區及賓陽洞區的中小型龕窟群中,出現大量的優填王造像龕。優填王(或譯作鄔陀衍那主)是古代印度憍賞彌國國王,傳說釋迦牟尼成佛後,國王思慕之,乃請尊者以神通接引匠人上天宮,親睹妙相後所雕造的新型佛像,一般簡稱為優填王像。此龕是位於敬善寺北側的小窟。平面呈方形,縱券頂。高1.43、寬1.2、深1.2公尺。窟門呈圓拱型,僅存北側壁,甬道深32公分。此窟前半部及南壁前部均塌毀。正壁為優填王坐像,三壁面剔地陰刻千佛像,均素面肉髻,圓形頭光,結跏趺坐於覆蓮座上。現存九百五十五尊。

唐高宗永徽至調露年間,在龍門石窟敬善寺區及賓陽洞區的中小型龕窟群中,出現大量的優填王造像龕。優填王(或譯作鄔陀衍那主)是古代印度憍賞彌國國王,傳說釋迦牟尼成佛後,國王思慕之,乃請尊者以神通接引匠人上天宮,親睹妙相後所雕造的新型佛像,一般簡稱為優填王像。此龕是位於敬善寺區的小窟。平面呈方形,穹窿頂。高 1.85、寬1.94、深1.7公尺。窟門圓拱形,僅存北側壁,甬道深0.26公尺。窟前部、南壁及窟門南側均塌毀。正(西)壁造優填王坐像二身,另存圓拱小龕五個,北壁圓拱小龕八個。窟門北側壁存小龕三個。

龍門石窟編號29號窟,為一唐代開鑿之石窟,位於賓陽洞院區北側。形制上為前庭後室窟,前庭平面呈方形,券頂,高323、寬335、深248公分。圓拱窟門,高197、寬116、厚61公分,門檻高18公分。窟門兩側各存一力士,均立於山石上。前庭南壁造一觀音立像。後室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高342、寬350、深338公分。三壁設壇,高4公分,正壁深83公分,側壁深47公分,正(西)壁造一鋪三尊,主尊左右為二弟子,南北兩壁造菩薩、天王、獅子各一尊,鋪像僅存殘跡。窟內置一圓雕結跏坐佛,系徵自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