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從曇曜五窟第20窟以西的崖面,一直延續到雲岡以西30里以外的焦山南坡,儘管大型窟室減少了,卻遍佈著中小型窟龕,這些石窟不再成組,都是以單龕的形式出現;窟制日益方整,主要形制有塔形窟、千佛窟、三壁三龕和四壁重龕等設計;造像日益消瘦拉長,身軀扁平,是典型的「秀骨清像」造像。這批石窟龕群,鑿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494),供養人多為平城地區的中下階層官員與僧尼百姓,反映了遷都之後的平城地區,佛教更為普遍化的現象,也顯示了造像更進一步世俗化;此外,雲岡石窟現存紀年最晚的龕像為正光五年(525),與《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也相符,因此,雲岡石窟三期窟的建造年代,應該是北魏孝文帝遷洛之後到正光年間(494-525)。

潛溪寺,又名齋祓堂,開鑿於唐永徽末年至顯慶年間(655~661),位在賓陽三洞之北,為龍門石窟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洞窟高9.7、寬9.45、深6.72公尺,分為前、後室,現今前室頂部已塌毀,後室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頂部中央線刻蓮花藻井,雕工粗糙。洞窟四周地面鑿有倒凹字形矮基壇,主尊阿彌陀佛結跏趺坐、施說法印於基壇西壁,左右為二弟子迦葉及阿難,南、北兩壁各有一尊脅侍菩薩像及天王像。周壁多空龕,東壁兩側亦無雕飾。整體造像採用唐代流行的圓刀刻法,面型有柔和清秀之風,是龍門的唐代石刻中臻於成熟之作。

賓陽北洞位於賓陽中洞之北,此乃北魏永平年間(508-512)拓跋王朝為宣武帝所造功德,開窟工程於正光四年(523)因宮廷事變而中輟,雖粗具規模,尚未完工,窟內造像均雕鑿於唐貞觀末年至永徽初年(649-650)。此窟平面呈長方形,後部為橢圓形,高10、寬9.73、深9.5公尺。窟頂呈穹窿形,雕飾蓮花藻井,地面亦以蓮花圖案為飾。窟外南壁門側崩塌,窟楣淺刻尖形大拱,拱梁鑿作龍身,呈圓拱狀,拱端以反顧龍頭為飾,為北魏原作。此窟之石造門檻為龍門石窟群中少見者,以獅首為門墩雕飾更是獨例。 窟內正壁圓雕造像一鋪五尊,包括主尊像阿彌陀佛、二弟子、二菩薩,其風格體態肥壯豐碩,表情凝滯,為魏唐過渡階段中,佛教石刻未臻定型之貌。南北壁尚有唐高宗永徽至調露年間的優填王像龕及未造像的空龕。洞口內兩側各有一尊浮雕天王像,右側者嚴重殘損。

賓陽中洞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深具代表性的洞窟,此窟雕造於北魏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505-523)之間,原係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作功德所營造的賓陽三洞之一。 窟內平面作馬蹄形,高9.3、寬11.4、深9.85公尺。窟頂為穹窿形藻井,中央浮雕蓮花圖案,四周環繞供養天、伎樂天,間飾渦雲、流雲,外圍則有花朵、錢幣、鱗片、垂角帷幔等紋樣。地面則浮雕蓮花四朵,間以聯珠紋、水渦紋及水禽、游泳人物。窟內下部環西、北、南三壁鑿有倒凹字型的基壇,並依據《法華經》,在三壁雕製代表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佛題材。正壁是代表現在的釋迦牟尼佛為中心的五尊圓雕造像,包括二弟子迦葉、阿難、二菩薩文殊、普賢,主尊座前有護法獅子一對。南北壁各有一鋪三尊立像,主尊分別為未來佛、過去佛。窟內東壁券門兩側浮雕十神王、帝后禮佛圖、薩埵太子捨身餵虎、須大挐太子本生及維摩變等畫像。

賓陽南洞開鑿於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至孝明帝正光四年(505-523),但正壁大像及四壁龕像則雕鑿於隋唐時期。此窟平面略呈方形,後部略呈橢圓形,下部有倒凹字形矮台的痕跡。頂呈穹窿形,高9.85、寬8.72、深8.18公尺,窟頂浮雕兩層蓮花,外層環繞伎樂飛天八身,再外層則以錢紋、鱗紋、鋸齒紋帷幔飾之,構成一個蓮花寶蓋。整體窟型與賓陽中洞窟頂大致相同。外壁窟額及右側窟口坍塌,門高6.44、寬3.58、長1.32公尺。正壁有造像一鋪五尊,主尊為阿彌陀佛結跏趺坐於台座上,座前左右各蹲一獅。主尊左右各有弟子迦葉、阿難及脅侍菩薩。此窟有記年的造像龕相當多,其中有貞觀記年題記的造像龕,共十九處,是全國石窟具貞觀紀年最多的一處,尤以北壁造像龕特別密集,以貞觀二十二年(648)思順坊老幼碑為中心,開鑿了較大的龕窟。

騰蘭洞開鑿於唐高宗初期(650-668),坐南朝北,形制為前庭後室窟,前庭方形平面,縱券頂。高2.80、寬2.67、深1.40公尺。窟門呈圓拱形,高1.80、寬1.04、厚0.27公尺。後室馬蹄形平面,穹窿形頂,高2.97,寬2.56、深2.60公尺。窟頂飾三層蓮花藻井,窟底飾四朵蓮花。前庭東西壁小龕密怖,西壁前部及東壁下部毀失。後室正壁造像為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薩,東西壁造像均為一立佛及二菩薩。北壁窟門兩側浮雕天王各一身。前庭窟門外壁上方正中有一方造像記,兩側各刻一飛天,窟門兩側則各刻一力士。

梁文雄洞,敬善寺北嶺一中型洞,洞窟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高1.98、寬2.12、深1.93公尺。圓拱形窟門,高1.36、寬1.05、厚0.39公尺。西壁設壇,主像為善跏趺坐的彌勒佛及二弟子、二菩薩,南北壁有供養人各一身及千姿百態的蓮花供養菩薩各二十五身。窟頂無飾。北壁右下角刻梁文雄父像,穿圓領衫,著靴,面向主佛半跪,手持香爐,頭已殘,榜題曰:「梁文雄父供養」;南壁左下角刻梁文雄母像,頭梳高髻,穿圓形開領衫,繫長裙,雙膝長跪,手持蓮,頭亦殘,榜題曰:「梁文雄母供養」。窟們內壁兩側有二天王,一握劍,一操傘。窟門外壁兩側有二力士,遭盜鑿,僅存殘軀。

敬善寺開鑿於唐顯慶後期,完工於龍朔年間(661-663),窟形為前廊後室,高3.5、寬3.7、深3.52,總深6.3公尺。窟門呈圓拱形,高2.1、寬1.2公尺。通道北壁上層為成排的小千佛,中層已殘,南壁自上二下有杜法力為閻羅王、陰槽地府、牛頭獄卒、五道將軍、泰山府君所造單身坐佛、三身坐佛及千佛造像,是佛家報應之說的典型例證。窟口上方一小龕,已殘。兩側各一飛天,向中央飛攏,窟門外壁兩側各一力士,窟外北壁有觀世音菩薩,南壁有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與力士之間有一碑,為紀王慎太妃韋氏開鑿敬善寺造像記。窟頂為蓮花藻井,僅雕出輪廓線,覆蓮瓣周圍繞以八身迎風飛舞的飛天,形象生動完好。正壁有主尊為阿彌陀佛,左右兩側有二弟子、二菩薩及二天王。前壁左右兩側各有一窟一鋪三尊和一鋪五尊像的造像小龕,以及一身觀音菩薩像。

韓氏洞是位於敬善寺北側的小洞,開鑿於龍朔元年(661),窟形分前後二室,前室進深1.8、寬1.5、高1.28公尺。後室進深1.9、寬1.16、高1.6公尺。窟門高1.28、寬1.04公尺。前室南北壁天王、力士各一尊。可惜南壁壁面崩塌,僅存天王足下夜叉及力士一足。北壁天王與力士之間有造像題記,其下一方形小龕,內雕男供養人像一身。後室正壁為一舖五尊像,主像為阿彌陀佛,左右為二弟子迦葉、阿難及脅侍菩薩。北壁為方整崖面,浮雕千佛十九排,每排三十身左右。千佛大部分頭殘,壁面中間一縫斜裂,被滴水侵蝕,南壁千佛佈局略同北壁。此窟窟頂為長圓形,無雕飾。中間左側部分崩坍。

韓氏洞左上方小窟(編號307),開鑿於唐高宗初期(656-668)。窟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高1.95、寬195、深2.3公尺。洞窟前部坍毀,窟門形制不詳,窟門厚0.41公尺。窟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造像一鋪。南北兩壁小龕密佈,有造像題記者為數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