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哲學家咖啡館:在給予與付出間開發生命能量(生命教育學科中心北區)

主題:予與取(take and give)

時間:2010/09/24

地點:法鼓大學德貴學苑

引導人:辜琮瑜

參與者:生命教育學科中心北區生命教育教師

記錄報導:黃詩婷

法鼓大學人生學院第三場「哲學家咖啡館」,於9月24日邀請了已完成生命教育學科培育的高中老師們,在德貴學苑進行。該場次的活動,由生命教育學科中心與法鼓大學人生學院共同主辦,為北中南三區「生命教育進階研習課程—哲學家的咖啡館」展開序曲。

哲學家咖啡館:生命中的附屬與歸屬

主題:歸屬與附屬

時間:2010/08/28

地點:法鼓大學德貴學苑

引導人:辜琮瑜

記錄報導:薛怡平

哲學家咖啡館以「歸屬與附屬」為主題,在8月28日進行第二場的對談。哲學家咖啡館源自法國,以對話的方式,在過程中協助我們理性的思考,提供解決與檢視、觀照問題的另一種可能性。

辜老師首先說明哲學家咖啡館對談的目的、意義和進行的方式,以及「聆聽者」與「發言者」的基本禮儀,例如對於發言者保持開放與接納的態度、帶著同理心傾聽等,以及要尋找機會勇於冒險說出想法,發言的人需要專注於主題上,不要偏離主題,也不要說個沒完長篇大論等等。

親子間的擁抱與放下/帶領人:楊國如

【筆記】淡水日式木造建築整合再造平台會議 I (2010/09/26)

會議主題: 從日本棟樑匠師的觀點看淡水區域日式木造建築修復的可能—從技術的觀點

會議時間:2010年8月26日(日)下午兩點至四點半

會議地點:淡水鎮公所水碓活動中心3樓會議室

 

【筆記】日本棟樑齊藤賢次訪談(2010/09/26)

 

九月二十六日上午假淡水一滴水紀念館進行日本棟樑齊藤賢次先生(以下簡稱齊藤)和法鼓大學籌備處人生學院楊蓓教授(以下簡稱楊)對談的專訪,由邱明民博士口譯。

齊藤先生首先發表看了參與古民家移築記事的感想。齊藤先生對於有這樣的參與機會,只有心懷感激。專訪內容摘要如下:

齊藤:能參加移築的工作,覺得很榮幸,也覺得很不可思議。我感到我的工作範疇、視野因此被打開了,我只覺得很感謝。

【筆記】尺規工具使用及墨壺彈線技巧vs.鑿榫實習(1):單孔榫(2010/09/25)

 

九月二十五日課程為技術課程,請到日本齊藤賢次棟樑示範榫頭作法。示範開始前,邱明民博士先替學員介紹齊藤賢次棟樑參與一滴水紀念館的工作內容。齊藤先生應邀來台協助古民家重建工作,全程指導木材清點、乾燥處理等前置作業,木料榫頭修復、組立施工,以及最後地板、屋瓦、門窗的內裝工作。齊藤先生在繁忙中還撥空教導志工修復榫頭的技巧,培養出一批用心投入的志工團隊。在協力工作的過程中培養出和台灣青年學子間的師徒情感。正式進入技術課程內容前,齊藤先生和學員說明兩個觀念。

金剛頂經與金剛界曼陀羅

影音系列: 
演講日期: 
Fri, 2009-02-13
說明: 

賴伊縵 / 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

佛像與納入經典

影音系列: 
演講日期: 
Fri, 2009-02-13
說明: 

巫佩蓉 / 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迴響] 公民社會需要慈悲與智慧--參訪臺灣NGO有感(曾世逸)

 公民社會需要慈悲與智慧--參訪臺灣NGO有感

昆明真善美書家:曾世逸

        一直對寶島臺灣有著特別的感情,又久聞臺灣的公民社會發育比較好,NGO比較發達,農民合作組織頗有成效,所以心嚮往之。2010年6月13-19日,有幸應臺灣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及法鼓大學籌備處之邀,我們一些參加過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訪問學人計畫的NGO人士,參加了“兩岸NGO實務與人才發展論壇”並拜訪臺灣NGO,感慨良多,受益匪淺。

pureland@電影工作坊: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帶領人:人生學院辜琮瑜

PureLand@電影工作坊

什麼樣的條件吸引你進到戲院看一部電影?

超強卡司?聲光娛樂?雋永或讓人動容的劇情?

一輩子都去不了的夢土?

或者,放下滿足感官知覺的期待,

就只是單純地來看一個好聽的故事,

讓你在停看聽的同時,

還發現自己的心被觸動、打開了;

你願不願意赴這樣一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