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壁西部造像窟龕
    第14窟的窟室中央列有二根方形石柱,區分窟洞為前室與後室,都是東西深、南北淺的方形平面。前室東、西壁為二方垂直壁面,外壁鑿出二根列柱,分割成三個狹窄隔間通道,柱身風化漫泐,仍可見到千佛龕遺跡。第14窟的前室鑿出列柱的作法,與第9、10窟的前室窟前柱相近。上方崖面鑿佈大小不一的造像龕,可見中下階官員、僧俗庶民在孝文帝遷洛之後,參與開龕造像的情況,反映了此際平城佛教在中下階層蔓延起來。此處所見為外壁上方西部的造像龕,風化殘泐情況嚴重,約略可看出造像的面容與身形較為拉長,已經不同於雲岡前期壯碩風格,顯得更加清朗消瘦。(編撰/范雅竹)
      
            
      
            
      
            
      
            
  
  
  Dspace ID: 
    
                    YG0584        
        
Coverage spatial: 
    
                    山西省大同市雲岡石窟第十四窟        
        Date created: 
    
                    2007/07/16        
        Date submitted: 
    
                    北魏孝文帝遷洛之後到正光年間(494-525)        
        Grou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