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環境
- 居室盡可能地自然採光,並設置可由使用者操作的日光調節裝置。
- 有系統地計畫室內照明,依實際需要及相對照度概念規劃,降低設計照度。
- 室內照明使用高性能的控制器,以有效地只照明所需的地方、所需的時間、所需的量。
- 照明採用耐久、高效輸出的光源及燈具。
- 盡量採用自動感應裝置,控制邏輯應符合使用者的生活習慣。例如停車場部份照明採感應式啟閉裝置,節省電力。
- 盡量使用再生能源,例如景觀的指示性照明採用太陽能發電的LED燈具,節省電力及管線設置。
- 簡化燈具選擇,使一種燈具運用在多種領域,不但可降低運輸成本,減輕人力成本。
- 居室的照明適當地區劃成可以個別控制的小區。
- 微氣候控制
- 居室盡可能採自然通風,在非空調季節利用外氣調節室溫,並使新鮮外氣供應充足。
- 大型空間應用空氣浮力特性,利用高窗、排煙窗、或排煙設備先排除室內熱空氣(外氣冷房)再開啟空調,以減少空調耗能。
- 中型以上空間的外氣引進全面使用全熱交換器,以減少空調耗能。
- 經常性空調空間在非夏月時利用外氣冷房,減少空調耗能。
- 冷暖氣設置依照不同空間及不同的熱負荷來劃分區域,外周區及內周區能分別控制。
- 依各空間的使用特性及控制方式,選用不同的高效率空調設備。
- 大空間外氣控制及停車場機械通風採CO/CO2濃度偵測啟停裝置,節省電力。
- 盡可能減少使用含有有機揮發物的家具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