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心靈與空間對話 法鼓文理學院邀師生一窺堂奧

11/30上午10點,法鼓文理學院邀請知名建築師姚仁喜,在該校大講堂以「一窺堂奧」為題,透過農禪寺水月道場、故宮南院、蘭陽博物館、江南烏鎮劇院……等建案賞析,描述如何透過現代建築的空間與人文語彙,傳遞宗教或心靈上的自省,校長惠敏法師以及上百位師生前往聽講,體會建築人文之美,學習發想文化心靈的場所。

繼兩年前以法鼓山農禪寺獲得臺灣建築獎首獎,姚仁喜再以法鼓文理學院獲頒今年臺灣建築獎佳作。姚仁喜特別提出「堂奧」的概念,認為是華人敘述空間時非常深刻的兩個字。「堂奧」指的是建築主體,「堂」是敞開大門時,即刻可見之景象,代表明白具體的面向;「奧」則指隱藏於大門之後,無法當下見到之處,代表隱晦、抽象的面向,例如非實質的光影、氣流或空間等等。

 以農禪寺為例,當初依據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提出「空中花、水中月」為藍圖理念,姚仁喜現場展示他的第一張草圖。姚仁喜說,很多人評論農禪寺是他作品中最為無形的建築,純粹以清水模為主的設計。連一向對自己作品鮮有誇讚的父親,當來到農禪寺時,也說那裡的氛圍很不一樣,整個心都靜下來。

姚仁喜認為農禪寺道場有種特別的加持,他經常目睹頑皮的孩子自動安坐在水池邊。他強調「堂」可以設計,但是「奧」卻是設計的越少,效果才越出得來。如心經光影在牆柱上流轉,以及玻璃反映出大殿、佛像在水波雲彩中虛實交錯,但這卻不是他設計的,而是環境與光影所造就的。他說「無法預期的陽光、雲彩、時間就是最偉大的導演」。

期望透過演講,帶領師生一同瞭解建築空間和心靈空間的對話,法鼓文理學院表示,校方的社區再造、環境與發展等碩士學程,對於這樣的專業學習都很感興趣,未來也會持續以「心靈環保講座」等方式,邀請專家演說分享。

◎圖文:林雅櫻 201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