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論壇】社會企業與創新講座

【公益學院】法鼓大學籌備處公益學院公益論壇於11月12日下午,邀請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先生、訊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旭宏博士,以「社會企業與創新」為題蒞臨演講。

 

在大安溪流域的學習與努力 --組織培力十二年

 

本次社會企業與創新講座先邀請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先生分享至善基金會在台中縣和平鄉部落的工作經驗。

台中縣和平鄉大安溪沿線部落在1999年921地震時飽受摧殘,至善基金會便於該年進入該區域從事災民安置服務。2001年起,至善基金會接受台中縣政府委託,成立「台中縣和平大安溪沿線生活重建服務中心」。2004年該計畫結束後,至善重新接手,並改名為「大安溪部落工作站」。2006年,至善協助當地居民成立「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推動工作站業務;2008年,工作站之運作正式移交與「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現在該協會除持續關注部落照顧、職業訓練外,也積極朝向社會企業方向發展,以確保協會永續發展、活化地方經濟。

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的成功,洪執行長認為至善基金會的四大信念:(一)傳統是根、母語是本、創新是希望;(二)社區培力﹘協助案主長出自己的力量;(三)自給自足;(四)從福利提供到社區發展,可作其他組織從事原鄉服務的參考。此外,洪執行長認為工作人員在地化、收入結構的調整、管理能量的強化、以及服務內容的演化等關鍵轉變,是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成功的重要因素。

社會企業與新的創業機會

本次論壇第二場請到黃旭宏博士主講。黃旭宏博士目前是訊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與北京清華大學企業責任與社會發展中心副主任。

黃博士首先以佔領華爾街運動事件,探討政府失靈、市場失靈現象,以及資本主義思維邏輯的謬誤;其次,從美國的統計資料,說明第三部門的急速興起與其在經濟社會的影響力;最後從協力角色、經濟規模與運作方式,檢視第三部門在台灣發展的困境。

黃博士接著從「社會目標」與「經濟目標」角度,說明社會企業就是「找出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並使其成為經營的商品」;也以各國經驗為例,闡述社會企業型態多元與創新性實踐的特徵。此外,黃博士從「獨佔、壟斷」vs「利他、共用」面向,剖析在web2.0時代,企業經營模式的轉變,同時也點出「線上社會企業發展」的契機。此外,黃博士歸納出「線上社會企業發展」的兩大特徵:資訊作為資本以及社群的力量。

黃博士另借用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的邏輯與全球化的現象與實際案例,言簡意賅地解釋企業如何運用網路技術有效運用閒置設備資產,提升企業營運績效;並說明網路科技技術的革命,不但可能是未來企業的新典範,更是有志從事社會企業者的創業契機。最後,黃博士以其個人創業的經驗,認為創新能力是創業的根本,並據此勉勵所有與會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