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文化入門講座,生死兩茫茫?禪師與道家的生死交響曲!

【資料提供/人生學院】行動孕育思想,思想引導行動。面對生死課題,我們可以從古來談生論死中極具智慧的禪法與道家思想,得到什麼樣的啟發?法鼓大學籌備處人生學院陳平坤老師即以此為題,在8月20日「禪文化入門講座」中, 與現場50多位參與者進行講述與對談。

陳老師從道家對生命的定義談起,道家認為生命來自天地萬物尚未造化之前的「道」,是一「氣」之所化。從生到死,源出於「道」的生命體莫不處在氣化之中,雖然形體或樣相不同,但皆同歸於氣化自然的表現。因此,活著的時候要能自由自在,死亡來臨時則應泰然隨順氣化,不必為此感覺喜樂或感到憂苦,況且死亡所通向的未知世界不見得就是較差的世界。

相對於道家,陳老師闡釋,佛門禪師洞察生命個體乃緣於「無明」,而帶動個人意志發出一連串的追求和行動,從而陷入生死輪迴。所謂的「無明」,多表現在生命體不清楚世界萬象變化無常,反而錯誤認定自己乃至他物具有?常不變的本質或實體,於是據此執持不放,認為出生、死亡等一切現象都是實實在在的生命真相。

因此禪師提醒我們,生死不過是吾人思維中被執定成實有的兩個虛妄概念,而非生命活動歷程中,有個出生或死亡的真實客觀端點。相反地,在生命活動能夠無限開展的歷程中,沒有任何固定邊界可被劃歸為出生或是死亡,而這才是生命世界的真實情況。因此,禪師面對生死課題,特重在深入了解生命現象如何基於錯誤認知而被造作出來,同時又如何倚靠錯誤認知而被帶往另一期程,進而題點應該努力嘗試轉變錯誤的認知與行動,來解脫自己受制於生死輪迴的種種困苦。

演講告一段落前,陳老師並提出一些相關論題,如「生命是有價值的嗎?」「死亡是不好的嗎?」「死後還有生命延續嗎?」等,邀請與會者分享各自的體會與認知,為時三個小時的講座,就在陳老師提出「誰是誰?」這個問題後暫告一段落,留給大家對生死問題的深邃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