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蓓教授參加石家庄市首屆「傳統文化與心理治療」論壇

法鼓大學籌備處人生學院楊蓓教授,日前受邀前往中國大陸河北省石家莊市參加首屆「傳統文化與心理治療」論壇。該論壇由石家莊未成年人心理維護中心和整合心理機構共同召開,預計每年舉辦一次,每次擬定不同討論主題。本次主題為「人文?情感?心理治療」,旨在從人與文化心理層面,探察人文、情感的產生及其發展走向。論壇於11月26日正式開始,為期三天,11月28日圓滿閉幕。

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浩瀚的國學蘊藏無限智慧。因此,該論壇主要想從豐富的國學資源中,探尋有關心理治療的各類思想,釐清人類心理困擾的成因和特點,以供當代心理治療學運用。

本次大會邀請精神分析、家庭治療、行為學研究、心理分析、人本治療等方面的知名心理學專家和實務工作者齊聚河北省會石家庄,分享各自領域的研究成績。論壇期間,與會者透過專題報告、工作坊、案例分享等多元方式,呈現出當前中國心理諮詢與治療領域的豐富成果。

楊蓓是參與本次論壇的唯一台灣代表,在會中發表主題為「禪修與心理健康」的專題報告,專題報告中重點指出:「禪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一環,在漫長的歷史脈絡中,禪修為華人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理論與方法。時至今日,心理健康一詞雖源自西方,但是安頓身心的方法卻是人類文明所共享。『禪修』如何在當代社會中,與現代人身心安頓接軌,又如何在心理治療的情境中,以華人傳統文化為基礎,開創出『轉化』與『超越』的改變機制。」楊蓓教授期許所有的心理療癒工作者在追尋生命理想的歷程中,都能在自身的文化脈絡中找到著力點,明瞭自己所要追尋的理想究竟是什麼樣貌,勇於嘗試改變現狀,創造新的生命經驗。

此外,在其他議程中,楊蓓參與了「西方治療與中國哲學思想之碰撞與衝突」的對話與討論;在不同流派案例PK中,與中國學者專家唐登華、方新、吳和鳴等人就精神分析、認知行為、薩提爾家族治療模式進行對談;更在高峰論壇中,與盛曉春、劉丹、劉天君等學者專家,就「中國文化與心理治療結合」彼此交流;在最後一天議程中,擔任盛曉春發表「從姓名解析家庭文化及其影響」為題的主持人。(文字整理/黃詩婷)